乳腺癌首页

初识乳腺癌

诊断筛查

乳腺癌特药

乳腺癌治疗

寻医问诊

乳腺癌护理

乳腺癌复发转移

预防乳腺癌

首页 > 癌症分类 > 乳腺癌 > 乳腺癌特药

从奶牛牧场聊起,谈谈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前世今生

来源:中山一院甲乳外科 2021-05-15

在之前的文章《内分泌治疗知多少》中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机制、疗效与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不少患者朋友看完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一样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为何不同人所用的药物不尽相同?医生如何在层出不穷的内分泌药物中为每个患者挑选最适合的方案?今天就让我们从乳腺癌的内分泌的发展历程说起,和大家一起聊聊它的前世今生。
实际上,时至今日,在临床上被广为运用的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一共经历了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两个阶段。
 
图片
 
 
 

非药物治疗阶段

关于非药物治疗阶段,故事的开始要从一头奶牛说起。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1896年,Beatson教授发现牧场工人通过切除奶牛的卵巢来延长奶牛的产奶期。卵巢似乎与乳腺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劳动人民的智慧最闪亮,而这一抹亮也点燃了Beatson教授脑海中的灵光。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他开始思考,人类的卵巢是否也有可能控制着乳腺细胞的增殖呢?如果假想成立,切除卵巢是否就能影响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从而控制肿瘤。为了验证这一论点,Beatson教授在一位乳腺癌患者身上进行了双侧卵巢切除的手术。五周后,奇迹发生了,肿瘤明显缩小了!从此开创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先河。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20世纪30年代,卵巢放射去势开始运用于临床,可惜在之后的随访中发现放射去势虽然避免了手术,但存在疗效不稳定,起效时间较长,还会造成毗邻器官被放射损伤等问题,似乎也算不上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医生多通过切除内分泌器官,如卵巢,肾上腺,垂体等来治疗乳腺癌。这种原始方法,仅仅对一部分患者有效,也给患者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于是,人们开始探索乳腺癌与内分泌的关系,以及有没有可能存在某种手段能代替手术达到去势的目的呢?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终于,在1967年,Jensen教授发现乳腺癌细胞中存在雌激素受体(ER),这一发现也拉开了精准靶向治疗的新篇章,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乳腺癌药物内分泌治疗。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从1967年至今,乳腺癌内分泌药物不断更新迭代,那多种乳腺癌内分泌药物之间又有何区别呢?
 

药物治疗阶段

目前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分为几大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芳香化酶抑制剂(Ais),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抑制剂(SERDs)。此外,通过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在垂体水平抑制雌激素的生成的外卵巢去势类药物也被广泛利用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通过与受体结合拮抗雌激素来预防乳腺肿瘤细胞生长,以避免雌激素的有害影响。他莫西芬(TAM)作为SERMs的代表药物,通过与雌二醇竞争ER受体,形成TAM-受体复合物,诱导改变受体的三维空间形状,使转录等过程不能进行,从而抑制激素依赖性乳腺肿瘤细胞的生成。研究证实,TAM的有效率在未经选择的晚期乳腺癌病人中为30 %~40%,ER阳性患者中为55%~60%,对绝经前病人的有效率为26%,绝经后病人为38%。然而,由于SERMs药物在子宫内起到的雌激素激动剂作用,使得罹患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这一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使用。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芳香化酶抑制剂(Ais)

1973年, Schwarsel首次提出芳香化酶抑制剂能特异性导致靶酶失活, 阻断芳构化反应, 抑制雌激素生成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Ais可分为2类,即甾体类和非甾体类。甾体类Ai包括第1代的睾内酮、第2代的福美司坦、第3代的依西美坦;而非甾体类抑制剂通过竞争饱和的芳香化酶的结合位点以发挥功能,包括第1代的氨鲁米特、第2代的法曲唑、第3代的来曲唑和阿那曲唑。Ai 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降低20%~30%乳腺癌病死率。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抑制剂(SERDs)

该类药物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导致受体失活,引起雌激素受体降解,阻断信号通路,减少了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水平,阻止或延缓内分泌治疗的耐药,代表药物有氟维司群。对于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氟维司群显示出优秀的疗效都是合理的选择96m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 治疗中护理
  • 居家护理
  • 保健品
  • 抗癌饮食

其他乳腺癌护理专题

  • 癌症症状
  • 影像学检查
  • 病理活检
  • 乳房肿块

其他诊断筛查专题